王毅说,中巴是铁杆兄弟,两国要共同努力,使中巴友谊永不生锈,百炼成钢。席大大主席今年访巴必将为中巴关系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两国要打造中巴命运共同体,使之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的典范和样板。双方要同时向前推进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两个轮子,一方面开展中巴经济走廊、港口、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打造全方位互利合作新格局,一方面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双方要促进阿富汗尽早启动和解进程,推动阿富汗早日实现和平稳定和发展。
一周前的9月11日,李大大总理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中倡导:“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一周后的17日上午,李大大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 李大大说,今天会议的两项议题相互关联,无论是扶持小微企业,还是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目的都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和谐发展。 不仅让企业‘生出来’,还要让他们‘活下去’、‘活得好’ 李大大凝神倾听,不时点头。他说,小微企业是宏观经济发展量大面广的基础。一年多来,我们通过简政放权和商事登记制度等改革,使新登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尤其是今年3月工商登记制度采取先照后证的改革后,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和“草根”创业的热情。 “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特别是七八月份以来增速放缓,但就业仍然实现了稳定增长。”他说,“这里既有服务业增长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改革激发了大众的创业激情。” 李大大说,政府近一段时期通过一系列降低准入门槛等改革举措,让更多大乐透中奖规则及奖金进入市场竞争的赛场。如果这些创业者们进来后却发现走不动、活不好,不仅会让这些创业者本人失望,还会大大影响后来者的创业热情。 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欧洲、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5年,美国竞争相对激烈,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也达8.2年。而在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7年,其中,小微企业还不到3年。 “小微企业生生死死是正常现象,但我们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活得更长一些,让后续的创业大军能源源不断进来,”总理说,“我们引燃了创业‘火种’,要使它越烧越旺。不仅要让企业‘生出来’,还要让他们‘活下去’、‘活得好’!” 今年7月,李大大在山东考察时,曾邀请10家新注册小微企业座谈。一位创业者告诉总理,他与两位同学注册了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很快拿到了营业执照,但许可证却迟迟办不下来。“公司成立了几个月,还是没有资质,只能给其他公司做咨询服务,没法接更大的项目。” 17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大大重提此事说,目前通过工商登记“先照后证”的改革,创业者领取营业执照已经非常方便,但各类“许可证”仍然存在障碍和门槛。他誓言,政府下一步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 “计划经济是管制经济,但到了今天,我们不能再保留过去的习惯,觉得什么都要‘管起来’,让企业寸步难行。”李大大说,“政府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我们搞经济工作,就是要‘为企业服务’,要让企业家放开手脚在市场上闯荡!” 他特别指出,随着科技发展,新兴业态、新兴服务业大量产生,很多内容政府并不熟悉,但消费者有意愿。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给市场松绑、给小微企业放权”,并同时做好事中事后监管。 会议研究决定,要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税收支持力度。李大大说,小微企业与当前中国经济一样,正处在爬坡过坎阶段。他要求,不仅要加大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的力度,还要专门清理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他要求有关部门,要对今年3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新生小微企业进行跟踪调查、提供资金支持,发挥“激活效应”,激励新生企业源源不断增长。 他特别强调,在财政为小微企业减税同时,还要加大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我在山东考察时,一位创业者告诉我,账上没有‘流水’时,银行不敢给贷款,等账上有‘流水’了,银行又说,你有‘流水’了,还要什么贷款?”李大大说,“结果呢,互联网金融公司通过大数据查询到他的交易记录,评定信用级别后,通过电话主动与他联系,愿意把贷款‘送上门’!” 总理话到此处,会场上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李大大说,大型金融机构要加快改进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政府也要多想办法。对于一些小型金融机构,在严格监管的同时,对他们支持小微企业等工作业务,要给予支持,做到“求同存异”。 李大大强调,从眼前看,小微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战场”,是顶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一招”;从长远看,通过扶持小微企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招”。 他挥着手中的文件说,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政策落地。小微企业发展不能仅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出实招、出真招”。既要责任到位,也要监管到位。 李大大最后说,30年前,中国农村改革之所以生机勃勃,就是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千家万户闯市场’;今天,我们鼓励千千万万人创业,这势将带动中国新一轮经济“破茧成蝶”。(任春)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罗沙、陈菲)随着《居住证暂行条例》正式公布,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将有望与户籍人口平等享受各类公共服务。这个受到各界高度关注的居住证,有着怎样传奇的身世? 时间退回到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奠定了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格局。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不同地域之间的人口流动受到诸多限制,而且当时人们对于离开家乡去别处发展也并无太多需求。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现象与日俱增。对此,《公安部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于1985年出台,对流动人口实行以“暂住证”为主的管理办法。 暂住证制度实施后,无疑对流动人口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忽视流动人口的权益,强调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其在推行过程中出现众多弊病,甚至间接导致了类似“孙志刚事件”的悲剧发生。 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一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的流动人口已达到非常高的比例。城市管理者们开始思考如何让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享有平等的权利,并逐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居住证”应运而生。 从“暂”到“居”的一字之差,体现出对权利的尊重。居住证制度最早出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早期的居住证制度强调对人才的引进作用,常常直接被称为“工作居住证”或“人才居住证”,持证人员一般是高层次人才。但随着这种制度受到广泛好评,以及流动人口规模的继续增大,不少城市开始逐步将居住证制度推广至全部流动人口。 近年来,不同城市出台的居住证制度各有特色。在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有不少城市为居住证申领设置了并不低的“门槛”。但普遍看来,居住证明确了居住登记与享有多项免费服务和权益关联,形成了正式的制度规范。更不易的是,不少大城市制定了居住证转为常住户口的政策,为持证人迁移落户提供了一条可预期的通道。 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全国范围内实施”,意味着党和政府把居住证制度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居住证制度助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时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一年以后的今天,也就是2015年12月12日,《居住证暂行条例》公布,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居住证”这一承载着“公平”和“发展”双重意义的重要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迎来实质性推开阶段。俞正声出席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在充分肯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工作后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庄严历史使命,团结海内外同胞长期不懈奋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相继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方针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席大大总书记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倡导两岸同胞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大乐透中奖规则及奖金巡回法庭分别设在深圳、沈阳